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崔颢《黄鹤楼》诗中连用3个“黄鹤”,为什么不避忌呢?

时间:2023-06-14 19:48:58 | 浏览:49

前言崔颢《黄鹤楼》这首半古半律的七律模仿了初唐沈佺期,因此连用”黄鹤“,至于为什么不避忌,需要从沈佺期那里找原因,与崔颢无关。李白的《鹦鹉洲》是同样的写法,至于是模仿的谁就不好说了。如果问有没有更好的?写黄鹤楼的七言律诗多不胜举,恨不能所有

前言

崔颢《黄鹤楼》这首半古半律的七律模仿了初唐沈佺期,因此连用”黄鹤“,至于为什么不避忌,需要从沈佺期那里找原因,与崔颢无关。李白的《鹦鹉洲》是同样的写法,至于是模仿的谁就不好说了。

如果问有没有更好的?

写黄鹤楼的七言律诗多不胜举,恨不能所有的诗人路过时都要写一首。不过正如白居易的话说:四人探骊,吾子先获其珠,所余鳞甲何用?后人再写黄鹤楼,其光彩都已经被崔颢夺去,即使有佳作也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了。

但是《黄鹤楼》其实并非标准的七言律诗,这是一首半古半律的作品: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

上半首古体,下半首是标准的律体(近体), 这种古体、近体相杂的七律 ,应该说崔颢的《黄鹤楼》最好,李白的《鹦鹉洲》逊色一些。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也不错,但是与这种半古半律的诗不太一样了。

一、 龙池篇

刚才说过,崔颢的《黄鹤楼》其实模仿了沈佺期的《龙池篇》,为什么这样说呢,读过了沈佺期的这首诗自然就明白了 :

龙池跃龙龙已飞,龙德先天天不违。池开汉分黄道, 龙向门入紫微。邸第楼台多气色,君王凫雁有光辉。 为报寰中百川水,来朝此地莫东归。

沈佺期这首诗,连用4个龙字、4个天字、2个池字,比起崔颢连用“黄鹤”有过之无不及,同样也是律诗中杂用古体。

诗中前四句在”龙池“上做文章,写出了唐玄宗英武隐忍 ,终于”飞龙升天“登基为帝的事实。

清朝诗人李锳在《诗法易简录》中,对于沈佺期《龙池篇》前四句评价说:

首句龙已飞,指明皇即位后言也。次句推本龙德,原其所以能飞之故。三四句分顶“龙池”二字,写足“飞”字,一气相生,体格超拔。

龙池跃龙龙已飞,说唐玄宗如飞龙升天;龙德先天天不违,写唐玄宗飞龙升天是上天的安排。

池开天汉分黄道,顶着”池“写; 龙向天门入紫微,顶着”龙“写,将”飞天“写得淋漓尽致。

清代徐增《而庵说唐诗》也说:

此诗前一解以“龙池”二字播弄,层见叠出,直是作大文手法,律中巨观也。

这就是这种诗体连用叠字的妙处,将”龙池飞天“翻着花样写,目的是讨得唐玄宗的欢心。

龙池在兴庆宫内,兴庆宫是唐玄宗登基以前住的宫殿。开元元年,唐玄宗登基以后,在一次宴集上,群臣纷纷应制作诗,均以 《龙池篇》为题。

与沈佺期类似的如张九龄《奉和圣制龙池篇》,用了两个”龙“:

天启神【龙】生碧泉,泉水灵源浸迤延。飞【龙】已向珠潭出,积水仍将银汉连。岸傍花柳看胜画,浦上楼台问是仙。我后元符从此得,方为万岁寿图川。

还有姜皎的《龙池篇》,连用了三个”龙“字:

【龙】池初出此【龙】山,常经此地谒【龙】颜。日日芙蓉生夏水,年年杨柳变春湾。

尧坛宝匣馀烟雾,舜海渔舟尚往还。愿似飘飖五云影,从来从去九天关。

不过这几首都没有沈佺期的诗气魄飞扬,不过应制诗本来就难以写出佳作,即使沈佺期的《龙池篇》也是沾了崔颢的光。如果没有《黄鹤楼》的话,可能更没有人注意到这首《龙池篇》

二、崔颢《黄鹤楼》与李白《鹦鹉洲》

沈佺期的这种写法被崔颢效仿,连用黄鹤二字,写出了”黄鹤一去不复返“的神韵。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沈德潜《说诗晬语》评价说:

沈云卿《龙池》乐章,崔司勋《黄鹤楼》诗,意得象先,纵笔所到,遂擅古今之奇,所谓“章法之妙,不见句法,句法之妙,不见字法”者也。

沈云卿、崔司勋,即沈佺期、崔颢。沈德潜说的含含糊糊,不太好理解。

章法之妙,不见句法,通篇的布局,不需要在乎句法的不合规矩;句法的妙处,不需要在意字法的禁忌,所以重复用字。

传说李白见了崔颢的诗,颇为不服,于是也做了一首《鹦鹉洲》,不过是模仿崔颢还是模仿沈佺期就不好说了。

《鹦鹉洲》:

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

李白这首诗用了3个“鹦鹉”、2个“江”、3个“洲”、2个“青”字,似乎比沈佺期还要啰嗦。

鹦鹉洲因祢衡作《鹦鹉赋》而得名,祢衡一去不在,江上空留鹦鹉之名。鹦鹉即暗喻”迁客“祢衡,与黄鹤比喻”昔人“同理,都是怀古之意。鹦鹉西飞与黄鹤一去异曲同工,比起沈佺期一味拍马屁赞扬“龙已飞”的应制诗要听着舒服。

纪晓岚认为李白的这首诗不如崔颢的《黄鹤楼》,点出了几处“毛病”:

白云悠悠,不觉添出芳洲之树,却明露凑泊,此故可思。五、六二句亦未免走俗。崔是偶然得之,自然流出。此是有意为之,语多衬贴,虽效之而实不及。

纪晓岚说李白诗有拼凑雕琢之感,颈联又太俗,崔颢是佳句天成 。一个有意凑泊、一个自然流出,高下有别。

三、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的《鹦鹉洲》被认为略逊一筹,不过他还有一首类似的诗:《登金陵凤凰台》,这首诗被认为是李白七律中少见的佳作:

凤凰台上凤凰游,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这首诗三用”凤“字,两用”台“字,可见还是受到《龙池篇》和《黄鹤楼》的影响。

不过这首诗通篇律句,只是失粘而已,与半古半律的《龙池篇》《黄鹤楼》《鹦鹉洲》完全不同。

结束语

​从这种重复用词的半古半律的诗体来说,黄鹤楼无疑是最佳的作品,因此严羽在《沧浪诗话》中将这首诗评价为唐人七律第一。

当然这种“七律”一直颇有争议,沈德潜说这种作法,在中唐大历时期以后就几乎没有了:

以古笔为律诗,盛唐人每有之,大历后,此调不复弹矣。《唐诗别裁》

无论是诗意还是诗体,古人作诗,常有所本。如果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同样能出千古绝唱。 只是《黄鹤楼》到了崔颢,已是巅峰,其后白居易、贾岛、陆游等大家都有写黄鹤楼的作品,可惜很难被今天的读者注意了。

@老街味道

被酒莫惊春睡重 赌书消得泼茶香 纳兰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

王国维为什么说《天净沙秋思》深得唐人绝句妙境呢?

相关资讯

黄鹤楼,古代“四大名楼”之一,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头号周刊#抄书打卡第九十一天今天是我抄书打卡的第九十一天,要分享的内容是抄写了唐诗三百首中,唐代诗人崔颢的《黄鹤楼》。黄鹤楼唐代 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

黄鹤楼前唱一曲《黄鹤楼》,这群“老外”将湖北故事讲给外宾听!

极目新闻记者 赵贝 刘远方实习生 卫萌5月30日上午,参加“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湖北的实践”专题宣介会的外宾,来到黄鹤楼景区游览,舞龙舞狮、古风古曲、太极拳等精彩表演和京剧脸谱、皮影戏等传统文化展示,收获外

武汉人不登黄鹤楼,也不推荐黄鹤楼?天下江山第一楼为何“遇冷”

最近由于一直在发布与武汉相关的图文,因而头条给我推送了不少与武汉有关的各方面资讯,其中,有这么一些帖子颇有意思。每当有外地游客要来武汉玩的时候,评论区有一堆武汉网友不推荐黄鹤楼,更是提醒不要花冤枉钱登黄鹤楼。这让我感到有些意外。黄鹤楼,作为

一文看懂黄鹤楼的前世与今生,黄鹤楼到底值不值得一去?

黄鹤楼位于武汉市蛇山的黄鹤矶头,面对鹦鹉洲,被誉为“天下江山第一楼”,黄鹤楼是武汉市3个5A景点之一,也是武汉最负盛名的5A景点,崔颢、李白等一大批著名诗人在此留下了诗歌,但是有一个现象很奇怪,今天的人去黄鹤楼却频频吐槽,认为黄鹤楼不过如

黄鹤楼1800年丨给黄鹤楼打call的诗人 藏着你不知道的惊喜!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多年前,驻防武昌的岳飞到黄鹤楼登高,北望中原写下《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字字铿锵,唱的是收复之梦今天,武汉岳飞相关的遗迹主要在武昌蛇山上的黄鹤楼公园包括:岳武穆遗像亭、岳武穆铜像刻有《满江红》的岳飞青石浮雕岳飞

武汉黄鹤楼值得一看吗?带你去看不花钱的黄鹤楼究竟有多美

黄鹤楼,江南三大名楼之一,自古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和”天下绝景“之称。始建于三国时代吴黄武二年,屹立于武汉武昌区蛇山之巅,是武汉标志性建筑之一。从当年的军事楼变成后来的官商行旅“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的观赏楼,在唐朝时期深受文人墨客的欢

毛泽东用“上帝视角”写《黄鹤楼》,而当时他根本没登上黄鹤楼?

  相信各位诗词爱好者,对毛泽东的《菩萨蛮·黄鹤楼》都非常的熟悉。大家无不被作者独特的“上帝视角”,和跌宕起伏的情感所征服。  然而,关于这首词的创作背景,至今在毛泽东诗词研究者群体中仍存在着一些争议。其中分歧比较大的是,当时毛泽东在写《菩

黄鹤楼诗词到底有多少?新版《黄鹤楼志》作者告诉你

长江日报7月14日讯 不仅崔颢的《黄鹤楼》千古流传,还有很多诗人都登上过黄鹤楼吟诗,和黄鹤楼有关的诗词到底有多少?我们替您问了最近出炉的《黄鹤楼志(2019年版)》的作者们,他们这么回答……崔颢成名,原来和李白脱不了干系黄鹤楼位于长江南岸的

「诗词遇上名胜」黄鹤楼:曾将黄鹤楼上吹,一声占尽秋江月

黄鹤楼位于湖北武汉,始建于公元223年,后成为“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的观赏楼,有近1800年历史。黄鹤楼因诗成名,“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唐代崔颢的这首《黄鹤楼》被推为“唐人七律之首”,成为咏楼绝唱。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

50岁理发师用5465根筷子自制“黄鹤楼”,想来武汉游览黄鹤楼

极目新闻记者 姚岗视频剪辑 姚岗 重播

登上黄鹤楼的马英九不知道:曾经有座“赝品”黄鹤楼存在了47年

中国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前两天在武汉参访,登临黄鹤楼,俯瞰大江东去,百舸争流。不仅是他,到武汉来旅游的国内外游客,都会把登临黄鹤楼作为武汉之旅的首选。其实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现在的黄鹤楼是上世纪1985年建成的,古代的最后一座黄鹤楼是公元188

黄鹤楼上新丨提着灯笼夜上黄鹤楼如何?

关于纸雕纸雕起源于中国汉代,古老的纸雕艺术主要孕育在民间艺术土壤中,发展缓慢却从未间断,形态虽无变化万千,却不失创新精神。其中民间韵味浓厚的纸雕彩灯在借鉴宫灯艺术造型的基础上,开创了中国纸雕艺术的经典篇章。纸坊纸雕传统技艺主要是在武汉市江夏

网友为何吐槽黄鹤楼?走一趟武汉长江大桥,就会发现黄鹤楼不简单

大江大湖大武汉,武汉被称为“百湖之城”,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穿城而过。对于河湖众多的武汉来说,江湖之上的桥梁是一道道靓丽的风景,有“桥梁博物馆”之美誉。我国长江上的第一座大桥就在武汉,线路全长1670米,主桥全长1156米,是武汉第一座公铁

崔颢《黄鹤楼》诗中连用3个“黄鹤”,为什么不避忌呢?

前言崔颢《黄鹤楼》这首半古半律的七律模仿了初唐沈佺期,因此连用”黄鹤“,至于为什么不避忌,需要从沈佺期那里找原因,与崔颢无关。李白的《鹦鹉洲》是同样的写法,至于是模仿的谁就不好说了。如果问有没有更好的?写黄鹤楼的七言律诗多不胜举,恨不能所有

世界上没有一种鹤叫黄鹤,那为什么有黄鹤楼?

黄鹤楼在湖北武汉,关于黄鹤楼有不少古代诗文流传下来。最出名的莫过于崔颢写的《黄鹤楼诗》:昔⼈已乘⻩鹤去,此地空余⻩鹤楼。⻩鹤⼀去不复返,⽩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愁。黄鹤楼因为“黄鹤”得名,

友情链接

网址导航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燕京啤酒A股票巴哥犬资讯网LV包回收网南京旅游网周公解梦官网TCL电视评测网海南椰子鸡大明湖畔旅游网五月天摇滚乐团首尔旅游网海南旅游网阴那山旅游攻略TCL冰箱评测网马宝宝取名起名网女性彩妆品牌
黄鹤楼旅游攻略-黄鹤楼是古典与现代熔铸、诗化与美意构筑的精品。她处在山川灵气动荡吐钠的交点,正好映和中华民族喜好登高的民风民俗、亲近自然的空间意识、崇尚宇宙的哲学观念。黄鹤楼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天下绝景"之称。黄鹤楼是武汉市标志性建筑,与晴川阁、古琴台并称武汉三大名胜。
黄鹤楼旅游攻略 xinglianbi.com ©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