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崔颢《黄鹤楼》赏析

时间:2023-06-14 23:40:40 | 浏览:7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先说说作者的情况及与这首诗有关的3个故事。崔颢(hào)(704~754),唐代诗人,汴州(今河南开封)人。他曾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先说说作者的情况及与这首诗有关的3个故事。

崔颢(hào)(704~754),唐代诗人,汴州(今河南开封)人。他曾考中进士,当过太仆寺丞与司勋员外郎(据说是六品)。现在讲3个小故事。

第一个是评价《黄鹤楼》的故事:崔颢的《黄鹤楼》是一首七言诗。据元代人辛文房所著《唐才子传》记载,说李白壮年时到处游山玩水。一次,他登上黄鹤楼,楼上楼下的美景使他应接不暇。于是他诗兴大发,同来的朋友也等着欣赏他的大作。可就在这时,他忽然看到楼壁上崔颢的题诗。李白读罢,说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另外,南宋有位文学评论家叫严羽,号沧浪逋客,他在《沧浪诗话》中写道:“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灏《黄鹤楼》为第一。”可见,崔颢这首诗的确不同凡响。

第二个是关于黄鹤楼的故事:黄鹤楼为什么叫黄鹤楼呢?这是因为这座楼建在武昌黄鹤山(即蛇山)上。史书上有两个传说:一是《齐谐志》这本书记载说,古代有位叫子安的仙人乘黄鹤路过此地;二是《太平寰宇记》引《图经》里的话说,三国时期的费祎(yī)登楼成仙后,乘黄鹤而去。

第三个是关于鹦鹉洲的故事:相传三国时期,有个叫祢(mí)衡的才子,他在江夏太守黄祖手下做事。一次,黄祖的儿子黄射让祢衡陪他到长江中的江心洲打猎。那天,名叫碧姬的歌女斟满一盅酒棒到祢衡面前,请他“满饮此杯”。祢衡接过酒杯一饮而尽。此时,有人献给黄射一只鹦鹉,黄射又把鹦鹉转赠祢衡,并请他写一首咏鹦鹉的文章。祢衡一挥而就,写了一篇《鹦鹉斌》。那赋的意思是说:鹦鹉是一只神鸟,可是没有人认识它,只把它当作笼中的玩物。后来,黄祖看到了《鹦鹉赋》,觉得是在影射自己,于是借故把祢衡杀了,时年26岁。祢衡死后,黄射把他埋葬在江心洲边。后人为了纪念祢衡,就把江心洲改叫鹦鹉洲了。鹦鹉洲,唐朝时在汉阳西南长江中,后来被水冲没。

接着,我们来解释部分词语。

1.黄鹤楼:三国时建成,历代屡建屡毁。1957年建长江大桥武昌引桥时,占用了黄鹤楼旧址;1981年重建黄鹤楼时,选址在距旧址约1000米的蛇山峰岭上。1985年建成,历时5年。2.悠悠:飘荡的样子。3.川:平原。4.历历:十分清楚,如在眼前的样子。5.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

现在用白话翻译这首诗。

昔日的仙人早已驾着黄鹤飞走了,

这里只留下空荡荡的黄鹤楼。

黄鹤飞走一去不返,

千百年来只剩下白云在这里飘游。

晴天平原上,青翠的树木清晰可辨;

鹦鹉洲旁,茂盛的芳草也美不胜收。

而此刻,暮色已经来临,

我的家乡又在何处?

只有江上雾蒙蒙的水波,

勾起我心头的烦愁。

最后赏析这首诗。

一.讲讲“古律相配”的评论。

历来,不少评论这首诗的学者,认为这首诗妙就妙在做到了“古律相配”。所谓“古律相配”,指的就是“古体诗”与“律诗”相配合。有人这样说:“此诗前半首用散调变格,后半首就整饬归正,实写楼中所见所感,写从楼上眺望汉阳城、鹦鹉洲的芳草绿树并由此而引起的乡愁,这是先放后收。倘只放不收,一味不拘常规,不回到格律上来,那么,它就不是一首七律,而成为七古了。但崔颢的《黄鹤楼》确实也别出机杼,所谓古律相配,浑然一体,遂难以超越。”这一类评论家下了很大力气,似乎都想说明这首诗所以获得古今读者的欣赏,主要在于崔颢能做到别人做不到的“古律相配”。

对此,笔者实在不敢苟同。从不名作者的《诗经》到屈原的《离骚》,到汉代以来的《乐府》,再到唐代的诗词等,其中脍炙人口的诗作汗牛充栋,请问:哪一首诗是因为其在格律上有所突破,才受到读者的青睐的?况且就唐代而言,不少为当时与后世欢迎的诗作也不完全遵守所谓格律的限制呀。曹雪芹通过他写的《红楼梦》中林黛玉之口说道:“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我想,用这句话来评论崔颢《黄鹤楼》锤炼语言的艺术,恐怕更有说服力。

二.讲讲我对《黄鹤楼》所以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的几点思考。

1.登楼之见闻正好触动诗人之胸怀。

这首诗写于何时,已无从查考;所以诗人通过《黄鹤楼》要表达什么情感,也似乎无从谈起。但幸亏古书上有些记载,可以帮我们结合诗中所写,窥视诗人的胸怀。一是《旧唐书》与《唐才子传》等书中都说,崔颢中过进士,有才能,但品德不怎么样,好赌博,好饮酒,向往游侠生活……二是不管中进士后还是做官后,也未发现他有什么建树,却有机会到各地游荡;三是他留下的诗有40多首,其中几乎找不到什么昂扬向上或关注民生的内容。

纵观《黄鹤楼》全诗,诗人的悲喜是被外物左右的,决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的情怀。前四句写“鹤去楼空”“白云悠悠”,流露出来的是他由于不得志而心里空荡荡的感受。五、六两句写历历在目的“晴川”与茂盛美好的“芳草”,使他眼前为之一亮,流露出一丝欣慰。可是,好景不长,最后两句的“日暮”与“烟波”,一下子勾起他的思乡之情,心中泛起无限的烦愁。这恐怕是崔颢《黄鹤楼》所表达出来的全部思想感情!

2.消极情绪难以掩盖诗人的艺术造诣。

这首诗很难在内容方面读出什么激励人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但在诗词的写作艺术上却给读者以豁然开朗甚至美不胜收的感觉。

(1)想象中的意象与现实中的意象相结合。

这首诗一开头就在读者面前呈现出远古时仙人驾鹤而飞的景象,可当你正沉浸在这个美好的境界之中时,诗人突然一掌打来,使你顿时清醒:原来眼前只是白云下面的一座空楼而已。在此种瞬息而变的意象面前,可以肯定,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感受,而无论什么感受,都是由诗人所创制出的结合在一起的两种意象所引发的。后四句也是这种写法,这里不再赘述。

(2)善于用对比的手法成就情景交融的艺术。

这首诗前两句是对比,后两句也是对比。对比的结果,使“驾鹤而去”“不复返”的想象之景与“空楼”“白云”的现实之景结合起来,形成了片刻的美好幻想与残酷的现实之间的反差。试问:用对比手法写景,在写景时进行对比,又在对比写景中自然流露诗人与景物相吻合的情感,却毫无雕琢之嫌,这该是怎样一种高超的艺术!后四句中的“晴川”“芳草”与“日暮”“烟波”之间,也运用了这种手法,不赘。

(3)“欲言又止”的弦外之音。

这首诗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诗人很想通过诗句吐露他的满腹心事。你看,他的最后一句诗毫无顾忌地写道:“烟波江上使人愁。”他似乎告诉读者,前面所写的一切,都是为了表达他的烦愁。但是,到底愁从何来?诗人却欲言又止。那么,诗人的“愁”字里究竟隐藏着什么呢?我想,细心的读者已经从他写的诗句中猜出几分了。先问:“黄鹤”一词为什么在诗中一连出现了3次?再问:黄鹤楼周围景物多多,诗人为什么只写“汉阳树”与“鹦鹉洲”呢?读者如果仔细看了拙文前面所写的故事,就会豁然开朗:啊,原来崔颢想说,他有飘飘欲仙展翅高飞的追求却实现不了,他有出众的才能而不被重用。恐怕这就是“愁”字的弦外之音吧?

以上拙见,敬请不吝指教!

相关资讯

黄鹤楼,古代“四大名楼”之一,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头号周刊#抄书打卡第九十一天今天是我抄书打卡的第九十一天,要分享的内容是抄写了唐诗三百首中,唐代诗人崔颢的《黄鹤楼》。黄鹤楼唐代 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

黄鹤楼前唱一曲《黄鹤楼》,这群“老外”将湖北故事讲给外宾听!

极目新闻记者 赵贝 刘远方实习生 卫萌5月30日上午,参加“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湖北的实践”专题宣介会的外宾,来到黄鹤楼景区游览,舞龙舞狮、古风古曲、太极拳等精彩表演和京剧脸谱、皮影戏等传统文化展示,收获外

武汉人不登黄鹤楼,也不推荐黄鹤楼?天下江山第一楼为何“遇冷”

最近由于一直在发布与武汉相关的图文,因而头条给我推送了不少与武汉有关的各方面资讯,其中,有这么一些帖子颇有意思。每当有外地游客要来武汉玩的时候,评论区有一堆武汉网友不推荐黄鹤楼,更是提醒不要花冤枉钱登黄鹤楼。这让我感到有些意外。黄鹤楼,作为

一文看懂黄鹤楼的前世与今生,黄鹤楼到底值不值得一去?

黄鹤楼位于武汉市蛇山的黄鹤矶头,面对鹦鹉洲,被誉为“天下江山第一楼”,黄鹤楼是武汉市3个5A景点之一,也是武汉最负盛名的5A景点,崔颢、李白等一大批著名诗人在此留下了诗歌,但是有一个现象很奇怪,今天的人去黄鹤楼却频频吐槽,认为黄鹤楼不过如

黄鹤楼1800年丨给黄鹤楼打call的诗人 藏着你不知道的惊喜!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多年前,驻防武昌的岳飞到黄鹤楼登高,北望中原写下《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字字铿锵,唱的是收复之梦今天,武汉岳飞相关的遗迹主要在武昌蛇山上的黄鹤楼公园包括:岳武穆遗像亭、岳武穆铜像刻有《满江红》的岳飞青石浮雕岳飞

武汉黄鹤楼值得一看吗?带你去看不花钱的黄鹤楼究竟有多美

黄鹤楼,江南三大名楼之一,自古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和”天下绝景“之称。始建于三国时代吴黄武二年,屹立于武汉武昌区蛇山之巅,是武汉标志性建筑之一。从当年的军事楼变成后来的官商行旅“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的观赏楼,在唐朝时期深受文人墨客的欢

毛泽东用“上帝视角”写《黄鹤楼》,而当时他根本没登上黄鹤楼?

  相信各位诗词爱好者,对毛泽东的《菩萨蛮·黄鹤楼》都非常的熟悉。大家无不被作者独特的“上帝视角”,和跌宕起伏的情感所征服。  然而,关于这首词的创作背景,至今在毛泽东诗词研究者群体中仍存在着一些争议。其中分歧比较大的是,当时毛泽东在写《菩

黄鹤楼诗词到底有多少?新版《黄鹤楼志》作者告诉你

长江日报7月14日讯 不仅崔颢的《黄鹤楼》千古流传,还有很多诗人都登上过黄鹤楼吟诗,和黄鹤楼有关的诗词到底有多少?我们替您问了最近出炉的《黄鹤楼志(2019年版)》的作者们,他们这么回答……崔颢成名,原来和李白脱不了干系黄鹤楼位于长江南岸的

「诗词遇上名胜」黄鹤楼:曾将黄鹤楼上吹,一声占尽秋江月

黄鹤楼位于湖北武汉,始建于公元223年,后成为“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的观赏楼,有近1800年历史。黄鹤楼因诗成名,“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唐代崔颢的这首《黄鹤楼》被推为“唐人七律之首”,成为咏楼绝唱。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

50岁理发师用5465根筷子自制“黄鹤楼”,想来武汉游览黄鹤楼

极目新闻记者 姚岗视频剪辑 姚岗 重播

登上黄鹤楼的马英九不知道:曾经有座“赝品”黄鹤楼存在了47年

中国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前两天在武汉参访,登临黄鹤楼,俯瞰大江东去,百舸争流。不仅是他,到武汉来旅游的国内外游客,都会把登临黄鹤楼作为武汉之旅的首选。其实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现在的黄鹤楼是上世纪1985年建成的,古代的最后一座黄鹤楼是公元188

黄鹤楼上新丨提着灯笼夜上黄鹤楼如何?

关于纸雕纸雕起源于中国汉代,古老的纸雕艺术主要孕育在民间艺术土壤中,发展缓慢却从未间断,形态虽无变化万千,却不失创新精神。其中民间韵味浓厚的纸雕彩灯在借鉴宫灯艺术造型的基础上,开创了中国纸雕艺术的经典篇章。纸坊纸雕传统技艺主要是在武汉市江夏

网友为何吐槽黄鹤楼?走一趟武汉长江大桥,就会发现黄鹤楼不简单

大江大湖大武汉,武汉被称为“百湖之城”,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穿城而过。对于河湖众多的武汉来说,江湖之上的桥梁是一道道靓丽的风景,有“桥梁博物馆”之美誉。我国长江上的第一座大桥就在武汉,线路全长1670米,主桥全长1156米,是武汉第一座公铁

崔颢《黄鹤楼》诗中连用3个“黄鹤”,为什么不避忌呢?

前言崔颢《黄鹤楼》这首半古半律的七律模仿了初唐沈佺期,因此连用”黄鹤“,至于为什么不避忌,需要从沈佺期那里找原因,与崔颢无关。李白的《鹦鹉洲》是同样的写法,至于是模仿的谁就不好说了。如果问有没有更好的?写黄鹤楼的七言律诗多不胜举,恨不能所有

世界上没有一种鹤叫黄鹤,那为什么有黄鹤楼?

黄鹤楼在湖北武汉,关于黄鹤楼有不少古代诗文流传下来。最出名的莫过于崔颢写的《黄鹤楼诗》:昔⼈已乘⻩鹤去,此地空余⻩鹤楼。⻩鹤⼀去不复返,⽩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愁。黄鹤楼因为“黄鹤”得名,

友情链接

网址导航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虎牙直播资讯网欧阳娜娜歌迷网股票证券网兼职悬赏猫昆明旅游网满江红电影影评网三星电脑评测网福布斯富豪榜今日日照玉石期货网任贤齐歌迷网今日东营柳州螺蛳粉官网狗宝宝取名宝典冲浪运动网
黄鹤楼旅游攻略-黄鹤楼是古典与现代熔铸、诗化与美意构筑的精品。她处在山川灵气动荡吐钠的交点,正好映和中华民族喜好登高的民风民俗、亲近自然的空间意识、崇尚宇宙的哲学观念。黄鹤楼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天下绝景"之称。黄鹤楼是武汉市标志性建筑,与晴川阁、古琴台并称武汉三大名胜。
黄鹤楼旅游攻略 xinglianbi.com ©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