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你见过这样的黄鹤楼吗?文史讲坛讲述武昌城的1800年

时间:2023-06-15 05:58:42 | 浏览:5

极目新闻记者 陈倩通讯员 郑雅飞黄鹤楼对今天的武汉人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景点,但是你见过全是西式建筑,还安着防火警钟的黄鹤楼吗?今年是武昌建城1800周年,4月19日,由武汉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办、武汉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协办的武汉文史讲

极目新闻记者 陈倩

通讯员 郑雅飞

黄鹤楼对今天的武汉人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景点,但是你见过全是西式建筑,还安着防火警钟的黄鹤楼吗?今年是武昌建城1800周年,4月19日,由武汉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办、武汉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协办的武汉文史讲坛第17期讲座在武汉中心书城举行。江汉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学系讲师、历史学博士刘文祥,结合他的新书《城象:武昌的历史景观变迁》,讲述了武昌城的历史变迁。

50多位市民来到新建设的武汉中心书城听讲,刘文祥深入浅出的讲解也让现场的气氛十分活跃,历史照片和现实场景的交互,让不少人在讲座结束之后仍然意犹未尽,继续和主讲人讨论。

市民现场听讲座

明清大规模营建的武昌城,很多地名现在都在用

大东门、小东门,这些今天武汉人都耳熟能详的地名,经历了怎样的变迁?刘文祥说,武昌城自肇建以来规模最大、长度最长的一座城垣,还要从明朝说起,而正是明清的营建,形成了今天武昌城区的主体轮廓。

1364年,朱元璋在武昌对战陈友谅之子陈理,最终迫使其投降献城。当时朱元璋驻扎在城东南的梅亭山一带,此时恰逢佳讯传来,妃子胡氏生下了朱元璋的第六子朱桢。洪武三年(1370年),朱桢正式受封楚王,封地即武昌城。洪武四年(1371年),武昌开始规模浩大的城垣营建工程,历时十年方才完成。

讲座现场

刘文祥表示,明初这次筑城,大约在蛇山以北较多因袭了宋元城墙旧址,在山南则较此前旧城有了很大拓展。经过这次大规模筑城运动后,武昌城的南面城墙南拓至巡司河北岸,将宋代的南湖和南草市一带圈入了城内,蛇山也被整个囊入城中,而墩子湖、长湖以东的广大荒野地带,同样也被圈入城中。由此,明代武昌城墙的总长度超过了10公里,是这座古城自肇建以来规模最大、长度最长的一座城垣,而城门数量也增加至9座之多。

刘文祥说,明嘉靖十四年修城后,部分城门的名称进行了变更,草埠门改为武胜门,小东门改为忠孝门,大东门改为宾阳门,新南门改为中和门,竹簰门改为文昌门。这些城门名称,在清代亦得到沿用。但是老百姓对这些城门,仍然会使用以前的称呼,这也流传到了今天,大东门、小东门,都是武汉人熟悉的地名。

黄鹤楼的第一张历史照片是英国人拍的,旧址上曾有西式建筑

作为武昌的地标,黄鹤楼的历史十分悠久。刘文祥说,关于明代黄鹤楼建筑的具体情况,亦可从明代画作中窥见。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的一幅《黄鹤楼图》,画家相传为安文正,图中的黄鹤楼仍为两层,重檐歇山顶。其南北两侧出有抱厦,与元代黄鹤楼类似。清初顺治康熙年间,黄鹤楼曾两次重建。乾隆四十三年湖北巡抚陈辉祖奏折所附的《武昌城垣图》中,可见乾隆时期黄鹤楼的图画。此图中的黄鹤楼,为三层攒尖顶,复杂多边形平面的建筑造型,与元明时期的歇山顶两层楼阁造型已迥然不同。

在选择《城象:武昌的历史景观变迁》的封面图时,刘文祥坚持使用了一幅近代的明信片,上面在武昌江边,一栋两层红色西式楼房很引人注目。刘文祥说,这其实是近代的一座“黄鹤楼”。

这座与其他时期的外形迥异的“黄鹤楼”背后有什么故事?刘文祥也做了讲解。

英国著名旅行家约翰·汤姆逊(John Thomson)在他的著作《中国与中国人影像》中,收录了1871年他在武汉拍下的三张照片。其中的第三张是汤姆逊站在武昌汉阳门附近的城墙顶上,向南拍摄的黄鹤楼,此时黄鹤楼刚刚重建数年,这是黄鹤楼历史上第一张照片,可见楼上悬挂的“北斗平临”匾。三层高的黄鹤楼建在高高的黄鹄矶上,显得十分雄伟。

珍贵的黄鹤楼历史照片

但是可惜的是,这座建于同治年间的黄鹤楼在1884年再次毁于火灾。在黄鹤楼灾后二十年的1904年,时任湖北巡抚端方在其原址主持修建了一座瞭望火情并通报火警的西式风格消防建筑“警钟楼”,楼高两层,其西侧建有一座内装自鸣钟的塔楼,发生火灾时,可以通过钟声通报火警。刘文祥说,毁于火灾的黄鹤楼原址,建起近代城市消防体系下的警钟楼,可以看作是武汉城市近代化的一个体现。由于长江大桥修建施工的需要,警钟楼已经被拆除,而在桥头的蛇山上,建造了我们今天都熟悉的黄鹤楼。值得一提的是,在复建黄鹤楼时,也参考了历史照片,为它挂上了“北斗平临”匾。

在黄鹤楼原址上修建的“警钟楼”

从治水到开发,今天的武昌滨江有张之洞的心血

今天的武昌滨江,有武汉最高的绿地中心,漂亮的武昌江滩,高档住宅林立,而实际上,早在上世纪初,主政湖北的张之洞就曾对这里的开发作出过规划。刘文祥也详细讲述了张之洞对武昌滨江的开发设想。

刘文祥说,武昌城外滨江商埠区的开发,与此前张之洞对武昌堤防闸口的大举兴修整治有着密切关系。19世纪末,开埠后的汉口,迅速成为列强对中国内陆进行经济侵略的门户。张之洞认为,与其坐视列强在汉口的通商活动和中国经济利益的流失,不如主动开放,在省城武昌自开商埠,为国争利。1900年,他上奏清廷,正式请求在武昌武胜门外沿江一带划设商埠区,自开武昌商埠,随即得到了朝廷批准,由此武昌也成为了长江沿线的开放口岸。

刘文祥说,张之洞督鄂时期,在长江南北两岸的武昌和汉口都进行了规模浩大的水利工程建设,给这两座城市带来了重要而深刻的变化。1899年,张之洞在长江南岸以武昌城为中心,向上下游两个方向修筑了上起金口,下至青山的武昌长江大堤。其中武昌上至金口为武金堤,下至青山为武丰堤。这两座长堤中,又建设了两处至关重要的闸口,即武金堤最下游横跨巡司河的武泰闸,与武丰堤最下游青山矶下的武丰闸。

张之洞在修成武丰堤后的第二年,即下令将武丰堤以西至江边,以东距离堤脚一千丈范围内土地全部划为官地,以供“将来鄂省官设局所、农田、营房、马厂以及一切有益本省地方重要公事”之建设而这一地区在地理上又靠近汉口,与五国租界区和汉口沿江各码头隔江相望,交通和商业区位优良。张之洞正是看到了这些潜在的优势,才下决心要将武胜门外的武昌城北郊列为未来武昌城向城垣以外进一步发展的新区。

刘文祥说,武昌商埠区的开发建设构想,尽管最终未能完全实现,但从清末到民国,地方上为了推进这一计划,仍然进行了诸多努力,并取得了一些成效。比如张之洞在距离武昌旧城较近的沿江地方,还规划了一片“新街市”。按张之洞的最初构想,这一带开发为商业和居住区。虽然这一想法最终未能遂愿,但得益于道路建设和土地平整,在民国后,这一区域被民族资本家所看中,在此成立了“汉口第一纱厂”。这里最终演变为武昌的纺织工业中心。

(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相关资讯

黄鹤楼,古代“四大名楼”之一,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头号周刊#抄书打卡第九十一天今天是我抄书打卡的第九十一天,要分享的内容是抄写了唐诗三百首中,唐代诗人崔颢的《黄鹤楼》。黄鹤楼唐代 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

黄鹤楼前唱一曲《黄鹤楼》,这群“老外”将湖北故事讲给外宾听!

极目新闻记者 赵贝 刘远方实习生 卫萌5月30日上午,参加“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湖北的实践”专题宣介会的外宾,来到黄鹤楼景区游览,舞龙舞狮、古风古曲、太极拳等精彩表演和京剧脸谱、皮影戏等传统文化展示,收获外

武汉人不登黄鹤楼,也不推荐黄鹤楼?天下江山第一楼为何“遇冷”

最近由于一直在发布与武汉相关的图文,因而头条给我推送了不少与武汉有关的各方面资讯,其中,有这么一些帖子颇有意思。每当有外地游客要来武汉玩的时候,评论区有一堆武汉网友不推荐黄鹤楼,更是提醒不要花冤枉钱登黄鹤楼。这让我感到有些意外。黄鹤楼,作为

一文看懂黄鹤楼的前世与今生,黄鹤楼到底值不值得一去?

黄鹤楼位于武汉市蛇山的黄鹤矶头,面对鹦鹉洲,被誉为“天下江山第一楼”,黄鹤楼是武汉市3个5A景点之一,也是武汉最负盛名的5A景点,崔颢、李白等一大批著名诗人在此留下了诗歌,但是有一个现象很奇怪,今天的人去黄鹤楼却频频吐槽,认为黄鹤楼不过如

黄鹤楼1800年丨给黄鹤楼打call的诗人 藏着你不知道的惊喜!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多年前,驻防武昌的岳飞到黄鹤楼登高,北望中原写下《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字字铿锵,唱的是收复之梦今天,武汉岳飞相关的遗迹主要在武昌蛇山上的黄鹤楼公园包括:岳武穆遗像亭、岳武穆铜像刻有《满江红》的岳飞青石浮雕岳飞

武汉黄鹤楼值得一看吗?带你去看不花钱的黄鹤楼究竟有多美

黄鹤楼,江南三大名楼之一,自古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和”天下绝景“之称。始建于三国时代吴黄武二年,屹立于武汉武昌区蛇山之巅,是武汉标志性建筑之一。从当年的军事楼变成后来的官商行旅“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的观赏楼,在唐朝时期深受文人墨客的欢

毛泽东用“上帝视角”写《黄鹤楼》,而当时他根本没登上黄鹤楼?

  相信各位诗词爱好者,对毛泽东的《菩萨蛮·黄鹤楼》都非常的熟悉。大家无不被作者独特的“上帝视角”,和跌宕起伏的情感所征服。  然而,关于这首词的创作背景,至今在毛泽东诗词研究者群体中仍存在着一些争议。其中分歧比较大的是,当时毛泽东在写《菩

黄鹤楼诗词到底有多少?新版《黄鹤楼志》作者告诉你

长江日报7月14日讯 不仅崔颢的《黄鹤楼》千古流传,还有很多诗人都登上过黄鹤楼吟诗,和黄鹤楼有关的诗词到底有多少?我们替您问了最近出炉的《黄鹤楼志(2019年版)》的作者们,他们这么回答……崔颢成名,原来和李白脱不了干系黄鹤楼位于长江南岸的

「诗词遇上名胜」黄鹤楼:曾将黄鹤楼上吹,一声占尽秋江月

黄鹤楼位于湖北武汉,始建于公元223年,后成为“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的观赏楼,有近1800年历史。黄鹤楼因诗成名,“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唐代崔颢的这首《黄鹤楼》被推为“唐人七律之首”,成为咏楼绝唱。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

50岁理发师用5465根筷子自制“黄鹤楼”,想来武汉游览黄鹤楼

极目新闻记者 姚岗视频剪辑 姚岗 重播

登上黄鹤楼的马英九不知道:曾经有座“赝品”黄鹤楼存在了47年

中国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前两天在武汉参访,登临黄鹤楼,俯瞰大江东去,百舸争流。不仅是他,到武汉来旅游的国内外游客,都会把登临黄鹤楼作为武汉之旅的首选。其实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现在的黄鹤楼是上世纪1985年建成的,古代的最后一座黄鹤楼是公元188

黄鹤楼上新丨提着灯笼夜上黄鹤楼如何?

关于纸雕纸雕起源于中国汉代,古老的纸雕艺术主要孕育在民间艺术土壤中,发展缓慢却从未间断,形态虽无变化万千,却不失创新精神。其中民间韵味浓厚的纸雕彩灯在借鉴宫灯艺术造型的基础上,开创了中国纸雕艺术的经典篇章。纸坊纸雕传统技艺主要是在武汉市江夏

网友为何吐槽黄鹤楼?走一趟武汉长江大桥,就会发现黄鹤楼不简单

大江大湖大武汉,武汉被称为“百湖之城”,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穿城而过。对于河湖众多的武汉来说,江湖之上的桥梁是一道道靓丽的风景,有“桥梁博物馆”之美誉。我国长江上的第一座大桥就在武汉,线路全长1670米,主桥全长1156米,是武汉第一座公铁

崔颢《黄鹤楼》诗中连用3个“黄鹤”,为什么不避忌呢?

前言崔颢《黄鹤楼》这首半古半律的七律模仿了初唐沈佺期,因此连用”黄鹤“,至于为什么不避忌,需要从沈佺期那里找原因,与崔颢无关。李白的《鹦鹉洲》是同样的写法,至于是模仿的谁就不好说了。如果问有没有更好的?写黄鹤楼的七言律诗多不胜举,恨不能所有

世界上没有一种鹤叫黄鹤,那为什么有黄鹤楼?

黄鹤楼在湖北武汉,关于黄鹤楼有不少古代诗文流传下来。最出名的莫过于崔颢写的《黄鹤楼诗》:昔⼈已乘⻩鹤去,此地空余⻩鹤楼。⻩鹤⼀去不复返,⽩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愁。黄鹤楼因为“黄鹤”得名,

友情链接

网址导航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美利达自行车睡眠健康知识网阿斯顿马丁跑车网南京旅游网流浪地球2影评网徐峥影迷网今日滨州拉市海旅游攻略眉山新闻头条网深圳大梅沙资讯网酒楼资讯网三门峡新闻头条网冯氏宝宝取名网徒步旅行网浪琴二手表网
黄鹤楼旅游攻略-黄鹤楼是古典与现代熔铸、诗化与美意构筑的精品。她处在山川灵气动荡吐钠的交点,正好映和中华民族喜好登高的民风民俗、亲近自然的空间意识、崇尚宇宙的哲学观念。黄鹤楼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天下绝景"之称。黄鹤楼是武汉市标志性建筑,与晴川阁、古琴台并称武汉三大名胜。
黄鹤楼旅游攻略 xinglianbi.com ©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