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崔颢的《黄鹤楼》,被誉为七律之冠,诗人构思很巧妙

时间:2023-06-15 06:12:25 | 浏览:21

(全文共2700字,读完大约需要7分钟,如果您暂时没有时间,建议先收藏哦)崔颢的《黄鹤楼》,实在太有名了。您如果是主动点开这篇文章的,肯定会背诵。这首诗的色彩、音律等,已经被历来读者分析得很透彻,我不再赘述。我只分析诗人的构思,探讨诗人的思

(全文共2700字,读完大约需要7分钟,如果您暂时没有时间,建议先收藏哦)

崔颢的《黄鹤楼》,实在太有名了。

您如果是主动点开这篇文章的,肯定会背诵。

这首诗的色彩、音律等,已经被历来读者分析得很透彻,我不再赘述。

我只分析诗人的构思,探讨诗人的思乡之情从何而来。

相信读完这篇文章,您会对这首诗有新的认识。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首诗的写作时间不可考,只知道是诗人登上黄鹤楼后所写,我们直接读诗。

  • 1、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昔日,指昔日的仙人,传说有仙人在此乘鹤登仙。

这两句话的字面意思很直白:昔日的仙人已经乘黄鹤远去,这里只留下了黄鹤楼。

您看,这两句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意思也很简单。

这样的诗就很容易传播。

但要流传千古,还要有深厚的感情。

这两句有什么感情呢?

感情就在“空余”两个字。

空余,是“只剩下”的意思。

黄鹤,本来应该呆在黄鹤楼,但是它随仙人远去了。

现在只剩下一座孤零零的黄鹤楼。

可见黄鹤楼现在很孤独。

很多人这样认为:诗人乘兴而来,却只看到了黄鹤楼,而没有看到黄鹤,所以心里很失落。

这种说法站不住脚。

因为这本身就只是个传说,诗人肯定不可能是为了看黄鹤而来。

他要看的是这个楼,他要借黄鹤楼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当然,目前他只是感觉到黄鹤楼很孤独,而不是诗人很孤独。

我们接着读后两句,看看感情是如何发展的。

  • 2、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空悠悠,徒劳地飘荡。

这两句话的字面意思是:黄鹤一去再也没有返回,白云千年来一直徒劳地飘荡。

这两句感情很深。

(1)先看“黄鹤一去不复返”。

前面我们讲了,黄鹤离开,黄鹤楼就很孤独了。

谁知黄鹤并不是暂时离开,而是一去不复返了。

您看,黄鹤楼的孤独感是不是更深了?

这是感情的递进法,这种方法在古诗中很常见,我们以前讲过很多。

“黄鹤一去不复返”,加深了黄鹤楼的孤独。

(2)再看“白云千载空悠悠”。

这里很奇怪:为什么诗人突然写到白云?白云和黄鹤有什么关系?为什么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要空悠悠?

您看,前后逻辑并不成立,黄鹤楼才是黄鹤的家,所以黄鹤一去不复返,只会让黄鹤楼感到孤独,和白云没什么关系。

这里其实运用了借喻的手法,诗人用“白云”比喻“黄鹤楼对黄鹤的思念

这句话的意思是:黄鹤楼对黄鹤的思念,就像千年来的白云在徒劳地飘荡。

“千载”和“空”,这两个词感情很深。

本来黄鹤一去不复返,黄鹤楼就有深深的孤独感;谁知道这种孤独感,黄鹤楼居然徒劳地承受了千年。

诗人把黄鹤楼孤独的时间放大到千年,这再一次加深了黄鹤楼的孤独。

您看,前面四句看起来写了一个神话故事,其实是在写黄鹤楼的孤独,而且这种孤独加深了两次。

但是您要注意:此时诗人仍然是感觉黄鹤楼很孤独,而不是说诗人自己很孤独。

既然黄鹤楼这么孤独,那么如何才能减轻孤独呢?

盼望黄鹤归来,那肯定是不可能了。

诗人想到了一个办法:再找到另一个孤独的事物。

这是不是一个好办法?

我打个比方:我很孤独,但如果我发现你也很孤独,您看,我的孤独感是不是会轻一点?

因为有人和我一样孤独,我心里就不会感觉到那么孤独了。

就是这个道理。

那么诗人找到了另一个孤独的事物吗?

我们接着读五六句。

  • 3、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晴川,晴天的江水。

历历,排列成行。

萋萋,草木繁茂的样子。

这两句话的字面意思是:晴天的江水对岸,汉阳的树木摆列成行;鹦鹉洲上的芳草繁茂。

鹦鹉洲长江大桥

这两句非常巧妙。

我们仔细来分析。

先看“历历”两个字

很多人把它理解成“清晰可见”。

这有两个问题:

(1)既然写了“汉阳树”,自然是诗人亲眼见到的,“历历”两个字很多余;

(2)后面的“萋萋”是形容草本身的状态,而“清晰可见”并不是形容树木本身的状态

当然这也不是不可以。

但如果把“历历”理解成“排列成行”,那么前后句就更相合了。

“萋萋”表示芳草繁茂,而“历历”也表示树木众多。

诗人想找到另一个孤独的事物,他放眼望去,先看到江水对岸的汉阳城,结果树木排列成行;再看到鹦鹉洲,结果芳草繁茂。

汉阳城和鹦鹉洲就是诗人找到的事物,结果它们不仅不孤独,反而树木众多、芳草繁茂,一片热闹的景象。

您看,诗人本来想找到另一个孤独的事物来减轻黄鹤楼的孤独,结果找到的两个景物都很热闹,这反而让黄鹤楼更加孤独。

这是反衬的手法,用汉阳城和鹦鹉洲的热闹,来反衬黄鹤楼的孤独。

这又一次加深了黄鹤楼的孤独,现在已经加深了三次。

您可能会说,到这里为止好像还是没有写到诗人自己啊。

其实不然。

诗人已经非常巧妙地写到了自己。

怎么写的?

就是“芳草萋萋”四个字。

其实唐朝版本是“春草萋萋”。

这其实用了一个典故。

《楚辞·招隐士》中有一句“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这意思是说,在外的游子还没有回到家,但是春草已经很繁茂了。

其实就是说,春草萋萋,在外的游子该回家了。

而诗人的家乡在河南开封,他刚好就是在外的游子。

所以诗人看到了春草萋萋,不仅想到了黄鹤楼很孤独,还想到了自己也很孤独。

而恰好诗人现在就在黄鹤楼中。

您看,整座黄鹤楼都充满了孤独,而黄鹤楼深深的孤独也自然全部笼罩着诗人。

这就是诗人的妙笔。

诗人在前六句并没有写自己孤独,而是只写黄鹤楼的孤独,并且不断加深这种孤独。

但是他通过“芳草萋萋”这个典故,非常巧妙地把黄鹤楼深深的孤独转移到了自己身上。

这非常突然,诗人没有任何准备,他一直以一位旁观者的身份来感受黄鹤楼的孤独。

但没有想到,他见到“芳草萋萋”的那一瞬间,黄鹤楼本身已经蓄积的巨大孤独感突然压到了他这个游子身上。

他急需排解。

于是他很自然地望向家乡的方向。

他看到了什么?

接着读后两句。

烟波江上

  • 4、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两句话的字面意思是:日暮时分不知何处是我的家乡?江面上烟波渺渺,使人烦愁。

诗人望向家乡的方向,他看到了什么?

什么也没有看到。

因为现在已经日暮时分,江上已经暮霭沉沉。

您看,巨大的孤独感突然压到了诗人身上,但是现在已经日暮,感情排解的通道还被一道闸门关闭了。

可以想见诗人多么痛苦。

这首诗的感情之所以深厚,关键在于两点:

(1)诗人在前六句通过感情层层递进蓄积了巨大的孤独感;

(2)这种孤独感本来不属于诗人,但是在第六句巧用典故,突然将这巨大的孤独感转移到了诗人身上,而此时已经日暮,诗人根本无法排解。

先用景物蓄积感情,再突然把感情转移到诗人身上,结尾再关闭感情排解的通道。

诗人的痛苦之情不言自明。

这就是诗人构思的独到之处。

您读完这篇文章,有没有新的收获呢?

欢迎留言哦。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您的耐心阅读。

我是沉于古诗,如果您喜欢,欢迎关注我,我每天都会为您解读一首古诗。

相关资讯

黄鹤楼,古代“四大名楼”之一,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头号周刊#抄书打卡第九十一天今天是我抄书打卡的第九十一天,要分享的内容是抄写了唐诗三百首中,唐代诗人崔颢的《黄鹤楼》。黄鹤楼唐代 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

黄鹤楼前唱一曲《黄鹤楼》,这群“老外”将湖北故事讲给外宾听!

极目新闻记者 赵贝 刘远方实习生 卫萌5月30日上午,参加“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湖北的实践”专题宣介会的外宾,来到黄鹤楼景区游览,舞龙舞狮、古风古曲、太极拳等精彩表演和京剧脸谱、皮影戏等传统文化展示,收获外

武汉人不登黄鹤楼,也不推荐黄鹤楼?天下江山第一楼为何“遇冷”

最近由于一直在发布与武汉相关的图文,因而头条给我推送了不少与武汉有关的各方面资讯,其中,有这么一些帖子颇有意思。每当有外地游客要来武汉玩的时候,评论区有一堆武汉网友不推荐黄鹤楼,更是提醒不要花冤枉钱登黄鹤楼。这让我感到有些意外。黄鹤楼,作为

一文看懂黄鹤楼的前世与今生,黄鹤楼到底值不值得一去?

黄鹤楼位于武汉市蛇山的黄鹤矶头,面对鹦鹉洲,被誉为“天下江山第一楼”,黄鹤楼是武汉市3个5A景点之一,也是武汉最负盛名的5A景点,崔颢、李白等一大批著名诗人在此留下了诗歌,但是有一个现象很奇怪,今天的人去黄鹤楼却频频吐槽,认为黄鹤楼不过如

黄鹤楼1800年丨给黄鹤楼打call的诗人 藏着你不知道的惊喜!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多年前,驻防武昌的岳飞到黄鹤楼登高,北望中原写下《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字字铿锵,唱的是收复之梦今天,武汉岳飞相关的遗迹主要在武昌蛇山上的黄鹤楼公园包括:岳武穆遗像亭、岳武穆铜像刻有《满江红》的岳飞青石浮雕岳飞

武汉黄鹤楼值得一看吗?带你去看不花钱的黄鹤楼究竟有多美

黄鹤楼,江南三大名楼之一,自古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和”天下绝景“之称。始建于三国时代吴黄武二年,屹立于武汉武昌区蛇山之巅,是武汉标志性建筑之一。从当年的军事楼变成后来的官商行旅“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的观赏楼,在唐朝时期深受文人墨客的欢

毛泽东用“上帝视角”写《黄鹤楼》,而当时他根本没登上黄鹤楼?

  相信各位诗词爱好者,对毛泽东的《菩萨蛮·黄鹤楼》都非常的熟悉。大家无不被作者独特的“上帝视角”,和跌宕起伏的情感所征服。  然而,关于这首词的创作背景,至今在毛泽东诗词研究者群体中仍存在着一些争议。其中分歧比较大的是,当时毛泽东在写《菩

黄鹤楼诗词到底有多少?新版《黄鹤楼志》作者告诉你

长江日报7月14日讯 不仅崔颢的《黄鹤楼》千古流传,还有很多诗人都登上过黄鹤楼吟诗,和黄鹤楼有关的诗词到底有多少?我们替您问了最近出炉的《黄鹤楼志(2019年版)》的作者们,他们这么回答……崔颢成名,原来和李白脱不了干系黄鹤楼位于长江南岸的

「诗词遇上名胜」黄鹤楼:曾将黄鹤楼上吹,一声占尽秋江月

黄鹤楼位于湖北武汉,始建于公元223年,后成为“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的观赏楼,有近1800年历史。黄鹤楼因诗成名,“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唐代崔颢的这首《黄鹤楼》被推为“唐人七律之首”,成为咏楼绝唱。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

50岁理发师用5465根筷子自制“黄鹤楼”,想来武汉游览黄鹤楼

极目新闻记者 姚岗视频剪辑 姚岗 重播

登上黄鹤楼的马英九不知道:曾经有座“赝品”黄鹤楼存在了47年

中国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前两天在武汉参访,登临黄鹤楼,俯瞰大江东去,百舸争流。不仅是他,到武汉来旅游的国内外游客,都会把登临黄鹤楼作为武汉之旅的首选。其实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现在的黄鹤楼是上世纪1985年建成的,古代的最后一座黄鹤楼是公元188

黄鹤楼上新丨提着灯笼夜上黄鹤楼如何?

关于纸雕纸雕起源于中国汉代,古老的纸雕艺术主要孕育在民间艺术土壤中,发展缓慢却从未间断,形态虽无变化万千,却不失创新精神。其中民间韵味浓厚的纸雕彩灯在借鉴宫灯艺术造型的基础上,开创了中国纸雕艺术的经典篇章。纸坊纸雕传统技艺主要是在武汉市江夏

网友为何吐槽黄鹤楼?走一趟武汉长江大桥,就会发现黄鹤楼不简单

大江大湖大武汉,武汉被称为“百湖之城”,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穿城而过。对于河湖众多的武汉来说,江湖之上的桥梁是一道道靓丽的风景,有“桥梁博物馆”之美誉。我国长江上的第一座大桥就在武汉,线路全长1670米,主桥全长1156米,是武汉第一座公铁

崔颢《黄鹤楼》诗中连用3个“黄鹤”,为什么不避忌呢?

前言崔颢《黄鹤楼》这首半古半律的七律模仿了初唐沈佺期,因此连用”黄鹤“,至于为什么不避忌,需要从沈佺期那里找原因,与崔颢无关。李白的《鹦鹉洲》是同样的写法,至于是模仿的谁就不好说了。如果问有没有更好的?写黄鹤楼的七言律诗多不胜举,恨不能所有

世界上没有一种鹤叫黄鹤,那为什么有黄鹤楼?

黄鹤楼在湖北武汉,关于黄鹤楼有不少古代诗文流传下来。最出名的莫过于崔颢写的《黄鹤楼诗》:昔⼈已乘⻩鹤去,此地空余⻩鹤楼。⻩鹤⼀去不复返,⽩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愁。黄鹤楼因为“黄鹤”得名,

友情链接

网址导航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小鹏汽车股票行情悬空寺旅游攻略钓鱼场资讯网施华洛世奇凡拓数创股票二手车资讯网舞蹈培训官网电视机品牌网今日财经网小米手机股票今日日照西瓜品种科普网副业项目网长沙交友相亲网奇瑞汽车资讯网
黄鹤楼旅游攻略-黄鹤楼是古典与现代熔铸、诗化与美意构筑的精品。她处在山川灵气动荡吐钠的交点,正好映和中华民族喜好登高的民风民俗、亲近自然的空间意识、崇尚宇宙的哲学观念。黄鹤楼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天下绝景"之称。黄鹤楼是武汉市标志性建筑,与晴川阁、古琴台并称武汉三大名胜。
黄鹤楼旅游攻略 xinglianbi.com ©2022-2028版权所有